为全面助力乡村发展,展现新时代青年担当,近日,临沂职业学院数字媒体与艺术学院组织七支实践团,分赴多地乡村社区,以 “青春多元赋能” 为核心,开展形式多样的 “三下乡” 实践活动,用青年智慧与专业力量为乡村社区建设注入新动能。
“彩绘乡韵”:艺术绘就乡村温情底色
志愿团队在焦沂庄社区开展墙体彩绘创作,巧妙融合亲情关怀与自然元素,完成村口长廊、文化活动中心等区域的美化工作。团队成员运用专业技法,以暖色调呈现温馨标语,通过山水画作展现乡村自然之美,使社区环境焕发艺术生机,助力乡村振兴。
“沂心筑梦”:传承沂蒙精神,厚植红色基因
沂蒙精神铸魂团走进沂南县,专程探访 “沂蒙新红嫂” 于爱梅,在她的讲述中感受 “最后一粒米做军粮,最后一块布做军装” 的革命情怀;在沂蒙红嫂纪念馆,通过老照片、实物展品与场景复原,深入理解 沂蒙精神内核。志愿者通过红色宣讲等形式,让沂蒙精神在青年心中扎根,推动革命精神代代相传。
“童心绘梦”:美育浸润,点亮社区文化
实践团深入恒大社区,开设美育课堂,带领社区儿童学习绘画技巧,进行手工创作。组织居民进行艺术互动,传授美学技巧,拉近邻里距离,提升社区文化氛围,以美育赋能基层文明。
“燃梦乡安・水火共护”:安全行动筑牢乡村防线
宣传组走街串巷发放手绘版宣传单,用 “夏天不去深水区,出门关火拔插头” 等通俗口诀讲解用火用电规范、火灾初期扑救方法及溺水自救技巧;消防设施检查组逐栋排查居民楼消防栓,清理楼道堆积的杂物确保逃生通道畅通。从 “口头提醒” 到 “实地排查”,全方位提升社区安全防护能力,为居民筑牢 “隐形防线”。
“‘玫’好青春,乡约‘瑰’途”:青春助力玫瑰产业振兴
服务团扎根河东区沟南村汤泉玫瑰种植基地,从玫瑰的修剪、分拣学起,参与花卉包装、礼盒设计、物流打包等全流程工作。服务团的到来既补充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,同时为玫瑰产业园降低人工成本,促进了农民的收入。在田间地头助力产业增收,实现 “实践育人” 与 “产业振兴” 的双向赋能。
“归巢筑艺,丹心筑梦”:扎根乡村,践行服务使命
实践团前往各自家乡开展 “全方位便民服务”:志愿者协助排查老旧房屋电路隐患,更换松动插座;环保小组清理村头沟渠垃圾、规整乱堆杂物;“便民小站” 帮村民代缴水电费、调试智能手机;针对老人开展 “防诈骗小课堂”,通过案例讲解 “保健品骗局”“冒充子女借钱” 等常见套路。从 “解决一件小事” 到 “改善一片环境”,青年志愿者用点滴行动彰显 “服务基层” 的担当,成为乡村发展的 “青春帮手”。
“匠心筑梦”:产教融合,锤炼专业本领
实践团走进亮美嘉设计学院,深度参与企业实际工作,在行业导师指导下,将课堂上学的 “色彩搭配原理” 转化为 “窗帘与墙面的配色方案”,把 “空间设计理论” 运用到 “客厅布局优化” 中,逐步打通 “理论学习-实践应用-问题解决” 的逻辑链条。
此次暑期 “三下乡” 活动,志愿者以 “专业所长” 对接 “乡村所需”,用画笔美化家园,用红色故事浸润心灵,用安全服务守护平安,用产业助力推动增收。实践中,学子们既锤炼了本领、厚植了情怀,更让 “青春力量” 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。 |